宜宾高考艺考生文化课培训哪家好些 高考艺考生文化课该怎么提升?对于艺考生来说文化课通往大学的一个难题,很多学生在联考结束后,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复习文化课,成绩始终停留在300分左右。那么艺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该怎么提高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希望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文化课。
一、认清习题与教材的关系
一般考生们都会认为教材是基础,而习题就是用来检测基础知识的。因而,会有主次之分,认为教材是主要的,习题是次要的。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教材是基础,而习题是巩固基础的,自然也就没有主次之分,两者都同等重要。考生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教材和题型都不能落下,考生看教材的时候就要定一个目标,例如每看到一个知识点都要立刻想起这类知识点的相关题型。如此,考生才能自动把知识转化成题型,加深自己的印象。
二、自我定位要精准
高考的考生很多,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和其他考生比较,比学习成绩的高低。虽然说与其他人作比较,会让考生看清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但是一味的和他人比较,考生就会产生自满或者是自卑的情绪,这样是很不利用考生提升自己的水平。因而,考生复习的时候,就要给自己精准定位。不要一味的拿自己于其他人作比较,只要自己定位精准,自己知道自己的水平,然后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就可以了。
三、如何进行题型训练?
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都会去做一些题型。但是有的考生认为题海战术效果不大,做题方面就没有花大多的精力。但其实做题不在于量多,而是在于考生做题的态度。考生只有一味的做题,对于自己的错题不去纠正,不去反思,那做再多的题型都没什么作用。因而考生更多的是需要端正自己做题的态度,做错的、不懂的、蒙对的题型,考生都要去反思,找到自己知识的盲点,去总结解题的方法,这样才会有进步。
四、考生要耐得住寂寞
考生每天看书、做题,长时间下去难免会疲惫、厌倦。进而可能被一些其他的事情影响了,没办法专心学习。那考生就可以做一些负重练习,也就是专门锻炼自己学习的时长,考生可以控制在三四小时,训练自己的专注力。
宜宾高考艺考生文化课培训哪家好些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小编收集了一些有关于高考艺考生文化课提升的一些基础知识题,希望对艺考生们有所帮助:
【新学高考高考练习题】
1.“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2.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争取民族解放的历史,也是一部进行不懈武装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历史。请将下列四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A.③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D.④①③②
3.阅读下列材料:
鉴真(688~763),俗姓淳于。扬州人,14岁出家为僧,法号鉴真。天宝元年(742年),日本学者僧荣睿和普照拜访鉴真,代表日本圣武天皇邀请他去日本传播佛教。鉴真欣然应允。立即造船备粮准备第二年春动身。由于受到干扰,这次未能成行。鉴真不灰心。天宝二年(743年)十二月,率弟子、画师、工匠等一百多人,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腹胀。漂流14天抵海南岛南部。这次东渡,荣睿、普照一直同行。荣睿病逝,鉴真双目失明,先后有36名中日人员在第五次东渡中牺牲。天宝十二年(753年),鉴真以66岁高龄,率二十多人乘一艘回国的日本遣唐使木船第6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
请回答:
(1)鉴真是什么时期去日本的?他主要的贡献是什么?
(2)鉴真出生入死,六次东渡日本的目的是什么?
(3)我们应该学习鉴真的什么精神?你受到什么启发?
(4)鉴真与玄奘有何共同之处?
4.近代化主要是指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确立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
八年级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编演一出反映上述主题的历史情景剧,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资料:
A.《民报》B.《新青年》杂志C.《公车上书记》D.《洋务运动史话》
如果请你担任该剧的导演,你会怎样将这些资料发给演员做参考?(请在横线上填出相应的字母)
(1)小赵同学将扮演福州船政局的创办人左宗棠,你应将分派给他。
(2)小刘同学将扮演维新派领袖康有为,你应将分派给他。
(3)小李同学将扮演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你应将分派给他。
(4)小王同学将扮演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陈独秀,你应将分派给他。
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松花江上》歌词
材料二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材料三下列是1936年《西北文化日报》的报道:
(1)材料一表现了东北人民在1931年日本侵略者制造哪一事件后的悲痛与愤懑?(1分)面对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主张?(1分)
(2)材料二反映了蒋介石什么态度?(1分)导致了什么后果?(1分)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1分)该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1分)其影响是什么?
6.美苏两国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D.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