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高考音乐生文化课补习学校选新学高考 高考音乐生文化课该怎么提升?对于艺考生来说文化课通往大学的一个难题,很多学生在联考结束后,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复习文化课,成绩始终停留在300分左右。那么艺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该怎么提高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希望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文化课。
高考最后30天各科复习重点
理科综合:注重应用,强化主干
一、理科考生普遍存在的三个问题
经过两个多月的复习,现在大多数学校都在进行综合模拟考试训练,四月份济南市进行的统一考试发现理科考生普遍存在三个问题:
1.审题能力较差。审题找不出关键点,不能领悟题意,抓不住要害,有的答非所问,有的无所适从,语言描述表达能力差,词不达意。审题不够认真,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不足,对题目提供的新信息不能有效地进行筛选,不善于运用题中已有的素材答题。
2.应用能力、学科内综合能力有待于加强。理科计算错误较多,运算能力有待提高。学科典型思想的应用不灵活,解题的思路方法不恰当,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差。
3.缺乏对整个试卷的把握能力,不能科学合理地分配做题时间。理科综合考试的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进行解题的能力,考生应充分利用题目给定的信息,展开丰富的想象能力,采用联想、猜想、特值、排除、分类等多种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去解决;填空题要求用简捷的运算判断方式求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准确简明的结果;计算题要求解答步步有据,公式、方程简明扼要,逻辑推证运算合理,关键步骤必须完整。统一考试后分析发现不少考生该得的分数得不到,在一些不该下工夫的地方用时过长,或在难题上用时过多,题目没做完。考生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针对不同的题目采取不同的策略,不舍得放弃难题,丢掉了本应得的分数。考试时间安排不当的现象比较严重。
遂宁高考音乐生文化课补习学校选新学高考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小编收集了一些有关于高考音乐生文化课提升的一些基础知识题,希望对艺考生们有所帮助:
【新学高考高考练习题】
1.下列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A.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B.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
C.使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D.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史料显示: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该史料信息说明
A、内燃机的广泛使用B、瓦特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D、珍妮机的发明
3.在某次国庆大典上,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望着四架银白色喷气式歼击机飞过天安门上空,高兴的对外国友人说:“这是我们自己的飞机!”请判断这次国庆大典可能发生在
A.1949年B.1953年C.1957年D.1978年
4.一个木匠回忆当时社会主义改造时说了下面的话,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①当时手工业的合作化推动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当时自己县的木匠都踊跃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③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④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5.请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14世纪~20世纪初,那是一个群星璀璨、风起云涌的时期,“人文主义”、“民主、法制”“大机器生产”等词汇的出现和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
(1)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根据14世纪—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的描述,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
(2)学会表述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要求。
①从纪念章中看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②下面的世界潮流是指什么?
③用最简短的一句话评价下面的历史人物。
①②③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史学界普遍认为,至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①与西方相比较,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有什么不同?②在近代化过程中表现出怎样的民族精神?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历史最终目的之一是获得感悟,以启迪于今天。以中西方近代化为主题,另拟一篇历史小论文的标题。(要求:内容具体,有新意。)
6.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中国历经沧桑,民族认同始终如一,而且越是历经磨难、遭遇坎坷,越是增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和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造成这一鲜明特性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和统一工作,实现了“书同文”。……汉代儒者继承先秦儒家“大一统”思想,重视揭示《春秋》中有关“大一统”的微言大义。董仲舒宣扬“大一统”为“天地之常经”,汉武帝采纳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在大一统社会政治环境下,司马迁著的《史记》,不但重视反映大一統政治格局的历史,而且对于汉朝的“海内一统″和国家强盛給予热情颂扬。……秦汉以后的魏晋南北朝,即使在分裂割据的年代,各个政权的统治者,大都以统一为己任、以炎黄之后自居。儒家“大一统”思想始终是凝聚民族精神的支柱,使分裂的国家终归于统一。
——摘编自黄朴民《“大一统”原则规范下的秦汉政治与文化》等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6.“大一统”思想增强了人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中华文明的认同。
17.秦统一文字、汉统一思想等文化现象体现了“大一统”的时代精神。
18.《史记》文笔优美,在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19.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政权统治者不再坚持“大一统”思想。
20.“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对中国历史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