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高三文化课冲刺要多少钱 音乐生高三文化课该怎么提升?对于艺考生来说文化课通往大学的一个难题,很多学生在联考结束后,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复习文化课,成绩始终停留在300分左右。那么艺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该怎么提高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希望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文化课。
(一)保持常态学习
我们不要主观赋予高考前最后一个月太多多余的意义,你之前是如何备考的,最后一个月也是同样。
在最后的一个月里,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常态化学习,你需要继续坚持适合你的学习方法,继续保持适合你的学习节奏。保持之前的学习状态,制定每日计划并且保证高效完成,按照自己的计划一点点推进,切记不可自乱阵脚。
总之,你之前怎么做的,最后一个月也是同样。
(二)心态的重要性
不论处在任何阶段,心态都是十分重要的,最后一个月当然也不例外。
不要因为最后的时间而时刻焦虑,也不要因为马上的结束而浮躁不已,保持心态的稳定十分重要。没有人能在高考取得750的成绩,所以,不必因为最后一个月内发现的各种漏洞而更为焦虑,发现不足与漏洞都是十分正常的。一个月真的能做很多事情,也能让你弥足许多漏洞,所以真的不要在最后一个月内因为自己的各种不足而过度的焦虑和害怕。
另外,因高考逼近而产生的压力和紧张也是正常的,但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有对抗这种情绪的能力,所以也不必因为紧张的产生而过度焦虑,没有一点儿紧张反而是不太正常的。
(三)关于做题
在最后一个月内,可以对自己的做题方式进行相应调整。据个人经验而言,最后一个月里可以不用再大量地刷题,做各种模拟卷了,更重要地是去回顾、浏览、总结你曾做过的题目。
题目很多,在最后一个月更为重要的是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去做,进行真正的查漏补缺。适当刷题,保持题感。
音乐生高三文化课冲刺要多少钱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小编收集了一些有关于音乐生高三文化课提升的一些基础知识题,希望对艺考生们有所帮助:
【新学高考高考练习题】
1.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那么中原人开始吃上石榴、核桃等食物应该是在()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
2.“中国梦”无疑是时下中国热词,它凝聚着各方共识,砥砺国人前行。“中国梦”的提出,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工业化强国之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摘自《海国图志·序》
(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根据材料概括作者的思想主张。
材料二19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帝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摘自《复兴之路》
(2)材料一的思想变成材料二的实践是由哪个派别来实施的?材料二提到的“军事工业”中规模最大的是哪一个?
材料三“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摘自《张季子九录·政闻录》
材料四19末,“状元办厂”的故事流传一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由于经营有方,纱厂的规模逐渐扩大,一战期间,纱厂得到了较大发展。然而好景不长,2020年代以后,纱厂就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张謇创办实业的经历恰恰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摘自中华书局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三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张謇创办实业
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1)材料一中的欧洲的“火药桶”指的是哪里?(2分)
(2)材料二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4分)
(3)战争给人类带来破坏性影响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4.下列工具中,哪些是唐朝时候创造的
①耧车②水排③曲辕犁④筒车⑤翻车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⑤D、③④
5.江苏省会南京是著名的历史名城,下列历史事件与南京无关的是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B.中华民国的建立
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D.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6.古今中外,世界各国有过许多改革与调整,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求变化,求发展,求进步,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脉络,也是中国探索繁荣富强道路的根本方向。
材料一(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1)请说说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1分)
材料二如果曾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了西化的火把。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2)材料二中的“西化”指的是晚清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哪一次运动?(1分)
材料三2014年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为纪念这位伟人,央视一套特播出大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该剧播出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人们的热议。对邓小平改革开放的评价,有人说:“世界上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像邓小平那样通过他的政策使几亿人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
(3)邓小平所提出的改革开放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作出的决策?该会议除了提出改革开放外,还有什么内容?谈谈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3分)
材料四1929年10月24日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黑色星期四”,那一天纽约股票市场竟有一千三百多万股股票在一天内被抛售出去,全国为之震动,从此美国的经济就像雪崩一样,开始全面滑坡。
(4)当时哪一位总统挽救了美国经济的衰退现象?其颁布的中心措施是什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