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高考艺考生文化课集训要多少钱 高考艺考生文化课该怎么提升?对于艺考生来说文化课通往大学的一个难题,很多学生在联考结束后,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复习文化课,成绩始终停留在300分左右。那么艺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该怎么提高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希望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文化课。
一、无论专业考试分数高低都要努力学
结束了专业考试,主要任务都放在文化课学习和复习上。就学生而言,艺考成绩的优势可能使得部分学生产生了骄傲情绪,对文化复习迎考掉以轻心。不少考生还一直以艺考类高考录取分数低来“暗示”自己不难过关,对专业课和文化课的重视程度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实际上无论专业考试分数如何,剩下的时间里都要将全部精力放在文化课学习和复习上,不要有侥幸心理。何况2016年艺考生文化课分数整体提高。
二、注意调整学习状态,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
艺考生要经历专业课和文化课两次考试,在高三上半年注意力主要放在专业课上,长期在外进行专业课集训,待专业课考试后才开始学习文化课,这样致使文化课的复习时间短,内容多,基础差,困难多,有很多考生调整不好心态,就会对文化课失去信心。对于艺考生而言,文化课的学习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心、耐心和细心。
三、找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规划学习方案,侧重基础知识
高考试题中,基础知识占70%,难题偏题只占少部分。大多数艺考生因为专业学习耽误了不少文化课,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所以艺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学会取舍,要抓基础,不做偏题难题。掌握基本题型、基本方法达到450左右,足以达到艺考生文化课的分数要求。
雅安高考艺考生文化课集训要多少钱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小编收集了一些有关于高考艺考生文化课提升的一些基础知识题,希望对艺考生们有所帮助:
【新学高考高考练习题】
1.这是1982年9月邓小平在北京接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一张照片(下列),请你选择最恰当的语句为会谈中的邓小平配音()
A.“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1921年,苏俄政府公布《租借条例》,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公民、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与此有关的是()
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C.赫鲁晓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
3.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某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4.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5.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此后的近一百年间,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标,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在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革命对象和任务性质。在近代史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个: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而前者为最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实现国家近代化,改变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6.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7.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18.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对象和任务性质。()
19.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
彻底反帝反封建、实现国家近代化、改变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是近代中国人不懈的追求目标。()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时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改革校方的是中国的隋唐制度,改革使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材料二: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的关系,得到封地(这种封地称为采邑,意思是承担一定义务的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1)材料一中所指的日本这次改革的名称是什么?内容如何?
(2)材料一日本这次改革发生时,中国出现的杰出政治家是谁?他的统治被称为什么?
(3)材料二的这次改革是指哪个地区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的影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