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高考艺体生文化课集训学校推荐新学高考 高考艺体生文化课该怎么提升?对于艺考生来说文化课通往大学的一个难题,很多学生在联考结束后,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复习文化课,成绩始终停留在300分左右。那么艺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该怎么提高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希望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文化课。
1、学会利用零碎时间
如果艺考生全天都在准备专业课的考试或许效果并不能非常好,每天可以抽出2-3个小时进行文化课的学习,让专业课和文化课相结合,这样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2、使用专用的艺考复习教材
艺考生的学习情况与普通高三考生不同,所以在教材的选择上也需要用专门的教材。专用的艺考教材会将高考的知识点进行集中,重点难点进行归纳,非常适合艺考生的文化课学习,节省艺考生的复习时间,提高文化课学习的效率。
3、了解高考题型
艺考生的备考时间紧张,每一分钟都要被有效的利用起来,所以就要清楚的了解高考都会考什么,如何考,这样就会知道在备考的时候应该去复习那些内容。
4、学会读题
其实很多的艺考生并不是不会做题,只是在读题的时候出现了偏差而导致做错了题,所以艺考生在备考的时候要学会读题,准确了解题中问的是什么,这样才会更好的解答问题。
5、利用好错题
错题对于艺考生来说是个宝,艺考生要学会利用好平时的错题,将错题整理在一个错题本上,平时有时间的时候多看一看,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争取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广安高考艺体生文化课集训学校推荐新学高考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小编收集了一些有关于高考艺体生文化课提升的一些基础知识题,希望对艺考生们有所帮助:
【新学高考高考练习题】
1.有位史学家认为,秦实现了疆域政治的大一统,汉却实现了思想的一统天下,至明清,大至开疆固本,小至工程营建,若非集权之利,岂割能及哉。据此回答:
(1)为秦实现统一奠定基础的事件是:军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上________________思想理论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实现疆域大一统在北部边防采取措施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南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汉时期,对儒家思想一抑一扬的历史事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这两个事件具有的共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于_____朝,该朝代的治国思想来源于____家学派。_____时期(朝代)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为此做出重要努力的人是________。
(5)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所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各用一句话概括出“秦皇、汉武”在地方管理上的历史功绩?
⑹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从历史上看“和谐社会”理论有其历史渊源,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哪些学派的哪些主张包含“和谐”的因素?
2.下列属于“三星堆”文化代表的是
①司母戊大方鼎②青铜立人像③四羊方尊④青铜神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B.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C.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后来越来越阻碍国民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
D.基本维护了国家的民主和法制
4.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材料二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摘编自《内战百科》
九一八事变纪念碑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蒸汽机第一艘汽船
材料二:……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土,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摘自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四:义和团运动不仅“挑铁道,把线砍,旋再破坏大轮船”,甚至“洋灯、洋瓷杯,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经过义和团盲目排外之后,崇拜外国的心理便一天高过一天,一度出现了“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的“盲目崇洋”的风气;但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国人对这些行为的反思,人们不再是盲目地、简单地排斥西方物质文明,而是在承认西方物质文明优越的前提下,试图将利权从洋人手中夺回,套用当时的话说,就是“文明排外”。
——《西方物质文明与晚清民初的中国社会》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2)材料二反映了工业革命带给人们哪两方面的变化?
(3)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了哪些社会问题?(三点即可)
(4)结合材料四回答,义和团运动前后,国人对待西方文明有哪几种态度?你认为最进步的是哪一种?
6.(10分)“强国先强民,强民先强魂”。伴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强烈的冲击,近代中国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潮流,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源阐述《海国图志》的创作目的为:“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1)材料一反映出魏源的什么思想?这种思想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哪一运动?该运动中我国近代海军起步,试举一例说明(3分)
(2)材料二反映出哪一运动的什么主张?(3分)
(3)20世纪初,在中国还有什么事件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试举一例加以说明。(2分)
(4)中国近代仁人志士们寻找的济世良方有共同之处,请说出一个共同点。(1分)
(5)举出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而发起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一例。(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