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高三艺考生文化课补习机构来新学高考 高三艺考生文化课该怎么提升?对于艺考生来说文化课通往大学的一个难题,很多学生在联考结束后,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复习文化课,成绩始终停留在300分左右。那么艺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该怎么提高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希望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文化课。
高三考生高考应试抢分方法
成功没有捷径,但通往成功的路却有不同走法。在高考考场上,想要成功,扎实的知识基础是必备,在此基础上,如果能灵活变通,巧妙应试,成功的几率是可以大大提升的。小编整理2019年高考复习方法,希望考生们都能掌握以下9个高考应试抢分方法。
1.先通览全卷
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建议拿到卷子以后看一下,看看考卷一共几页,有多少道题,了解试卷结构,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
2.答题顺序:从卷首依次开始
一般地讲,全卷大致是先易后难的排列,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从卷首开始依次做题,先易后难,最后攻坚。有的考生愿意从卷末难题开始做,他们认为自己前面的题没有问题,好坏成败就看卷末的难题做得怎么样,开始时头脑最清醒,先做最难的题成功率高、效果好,想以攻坚胜利保证全局的胜利。这种想法看似有理,实际是错误的。一般卷末的题比较难,除了个别水平特别高的学生,都没有做好该题的把握。很可能花了不少时间,也没有把这个题满意地做完。你这时的思绪多半已经被搅得很乱,又由于花了不少时间,别的题一点没有做,难免心里发慌,以慌乱之心做前面的题,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但也不是坚决地“依次”做题,一份高考试卷,虽然大致是先易后难,但试卷前部特别是中间出现难题也是常见的,执着程度适当,才能绕过难题,先做好有保证的题,才能尽量多得分。
凉山高三艺考生文化课补习机构来新学高考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小编收集了一些有关于高三艺考生文化课提升的一些基础知识题,希望对艺考生们有所帮助:
【新学高考高考练习题】
1.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同源,有过友好交往,也有过战争厮杀。作为21世纪的大国,面向未来,中日关系将往何处去?
材料一隋唐时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次高潮,两国人民谱写了极其壮丽的篇章。
——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
(1)列举一例该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
材料二1873年,同治皇帝接受外国公使觐见那一回,主持仪式的大臣,把品级较高的日本外务大臣副岛种臣的班次排到了品级较低的英、法、俄、德、美公使的后面,以寓区别对待之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1898年,光绪皇帝在会晤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时表示:“贵国维新以来之政治,为各国所称许。”并希望伊藤博文能向中国详细介绍“变法之顺序、方法等事”。
——摘编自邓嗣禹、费正清《中国对西方的反应》
(2)材料表明清朝统治者对日本的态度有何变化?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大陆政策是近代日本对亚洲大陆的长期侵略政策。其基本内容是,首先侵占朝鲜,然后侵占中国东北,进而扩展到整个中国,获得在东亚的霸权。
——摘编自宋志勇、田庆立《日本近现代对华关系史》
(3)大陆政策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日关系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试举一例。
材料五1945年日本战败,抗日战争结束;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进入21世纪,中日关系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4)结合材料一至材料五,运用所学知识论证中日两国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性。(要求:史论结合,论证严密。)
2.从性质上讲,商鞅变法属于()
A.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B.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改革
C.旧的社会制度转向新的社会制度的改革D.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
3.从“千耦其耕”到个体农耕的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各国的变革B.磨制石器的广泛应用
C.铁器牛耕的使用与推广D.人类智慧的提高
4.某校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首义之城”,他们应该去
A.北京
B.武昌
C.上海
D.广州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上面材料是谁提出的学习方法?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2)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他在思想、教育方面的贡献。
(3)他在教育方面的主张对你学习有什么启发?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建立于公元2070年。
错误: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