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艺体生高考文化课培训机构怎么收费的 艺体生高考文化课该怎么提升?对于艺考生来说文化课通往大学的一个难题,很多学生在联考结束后,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复习文化课,成绩始终停留在300分左右。那么艺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该怎么提高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希望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文化课。
英语和语文的学习
语文和英语文理科学生都要学,然而在学习中,有些理科生往往轻视这两个学科的学习。但这两个学科在高考中每科占150分,又特别重要。有些理科生之所以忽视这两科的学习,就是认为这两科在考试中拉不下分数。事实上,经历过高考的学生深有体会,这两科实际上也能相差很多分。比如语文学科,同样学习,也能拉出二三十分的差距。提醒高三理科学生对英语和语文的学习一定要重视起来。
崇州艺体生高考文化课培训机构怎么收费的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小编收集了一些有关于艺体生高考文化课提升的一些基础知识题,希望对艺考生们有所帮助:
【新学高考高考练习题】
1.唐朝时期,士人取得雁塔题名资格的途径是
A、参加科举考试B、从事商业活动
C、建立战功D、修炼德行
2.“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现在有许多西方节日传入我国,如:“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你知道这些节日与哪一宗教有关吗?
A.佛教B.道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
3.考察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发现: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校初一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中国古代改革(变法)”专题探究,请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
材料二:商鞅变法的措施:改革土地制度,国家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农耕;奖励军功,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世袭特权;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商鞅变法触犯了保守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最终被处以“车裂”之刑。
材料三: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他趁机说道:“行军途中,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后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仲相桓公”在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哪些可以促进秦国经济的发展?
(3)材料三中的“皇帝”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主持的这场改革在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有何看法?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存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次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材料二:……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4分)
(2)材料二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这两次改革对这两国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核心是
A、民法B、刑法C、宪法D、经济法
6.政治民主化是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到秦朝统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历经汉魏、隋唐至宋元,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此消彼长,中央与地方争权斗争接连不断,最终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一
材料二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囚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和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权利法案》
|
| |
材料四民国初年中国的政治发展其实应视为近现代中国史上的第一次民主转型。下列记录了1895~1913年“民主”、“共和”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的频率。
(1)材料一反映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最基本的特点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差异?
(2)材料三《权利法案》颁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指出中国和英国在国家政体上有何异同?
(3)据材料四指出1895~1913年“民主”、“共和”字眼出现的频率呈现什么趋势?当时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重大政治事件有哪些?此时我国的民主政治有何新的发展?
(4)根据以上材料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应如何对待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