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美术生文化课补习机构选新学高考 美术生文化课该怎么提升?对于艺考生来说文化课通往大学的一个难题,很多学生在联考结束后,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复习文化课,成绩始终停留在300分左右。那么艺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该怎么提高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希望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文化课。
高三必须强化的7种意识
1.目标意识:目标是导航、目标是方向、目标激发动力。首先要有未来的奋斗的目标,其次要有阶段性的努力目标,目前最重要的是找出实现未来目标的目标差。
2.基础意识:基础是能力之本,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基础是在长期、大量、反复的练习中积累和熟练起来的,所以对待基础不能急功近利,要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打好基础要从早入手,查缺补漏工作必须在第一轮复习中基本解决,不要期待在第二学期补救(利用暑假、寒假和周末时间是一个比较可行的计划)。
3.总分第一意识:高考并非是单科的比拼,而是综合实力的较量,是总分的PK。为此,必须牢固树立总分第一的意识,不能凭个人的兴趣和偏好把精力放在某一科,要力争各科基本平衡。当然,在起始阶段,可以有所侧重,有针对性地把相对薄弱的学科补上来。在后续阶段,就必须保持相对的平衡,力求在总分上有所突破。
4.规范细节意识:高考既考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同时也考规范和细节。所以要把规范细节意识贯穿在整个复习备考过程,要从每一次的作业和测试抓起。
5.计划意识:计划是行动的指南,计划是完成阶段任务的重要保障。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显得特别重要。在第一阶段复习备考中,在宏观上要制订好学期计划,在微观上要制订好周计划和日计划,每次月考前还要制订出短期的复习计划。
6.反思纠错意识:反思纠错是一个发现和改进的认知过程,反思纠错的过程是进步的重要保障。作为高三学生,必须学会反思和强化纠错意识。具体来说,要学会阶段的学后反思、作业的练后反思以及大考后的考后反思。建议每位同学都要设一本反思纠错本子,以落实反思纠错的具体措施。
7.身心平衡意识:身心平衡是确保复习备考可持续进行的重要保证。所谓身心平衡,就是要学会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动静结合。课中认真学习,课余彻底放松。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和正常的学习状态
万源美术生文化课补习机构选新学高考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小编收集了一些有关于美术生文化课提升的一些基础知识题,希望对艺考生们有所帮助:
【新学高考高考练习题】
1.穿越时光隧道,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在下列各项中,可以看到的有
①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
②在“瓦子”里有人在说书,有人在看京剧表演
③有人在使用纸币购物
④人们在阅读《红楼梦》
A.①③B.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2.2015年5月9日,中国军人踏着《喀秋莎》的旋律,在红场炫目登场,展示着令世界耳目一新的军容军姿,显示着中国军队维护世界和平与捍卫国家主权的坚强决心。
请回答:
(1)20世纪20年代,国民革命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在该运动中负责完成这一使命的是什么军队
(2)抗战开始以后,深入敌后,坚持抗战,有力牵制日军的是什么军队?他们在华北地区,发动了一场以破坏敌人的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该战役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右图所示,苏联的红场阅兵发生于哪一年?当年,苏联红军开过红场,直接奔赴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前线,他们取得了哪一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纸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A.秦朝B.汉朝C.北宋D.南宋
4.1948年5月,就在以色列宣告建国的第二天,埃及、伊拉克等国组成阿拉伯联军,宣布对以色列进行“圣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圣战”的旗号主要体现了
A.宗教信仰的不同B.大国势力的插手
C.石油资源的争夺D.领土划分的纠纷
5.对《九章算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书写成于东汉时期B.是一部数学名著C.它总结了夏朝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到现代初等数学中的大部分内容D.书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6.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多少周年?中共一大选举谁为中央局书记?(2分)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什么?(2分)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三大改造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在农村分别实行了什么政策?(2分)
(4)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召开了不少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其中十一届三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分别是?(3分)
(5)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1分)
(6)中国共产党在成长的坎坷历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误,走了不少弯路,但始终还是一步步地走向辉煌。从这一历程中我们可得到哪些启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