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音乐生高三文化课补习机构的价格 音乐生高三文化课该怎么提升?对于艺考生来说文化课通往大学的一个难题,很多学生在联考结束后,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复习文化课,成绩始终停留在300分左右。那么艺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该怎么提高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希望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文化课。
一、从其他题目中找灵感
考生在遇到一道难题的时候,想破脑袋可能都想不出正确的解答方法。那这个时候,考生就不要继续纠结这一题了,考生可以从试卷其他题目上面找找灵感。例如,考生在写英语作文的时候,就可以回过头去看一下阅读文章,说不定某个例子或者是一句话会给自己带来写作的灵感。总之,考生不要耗在一道题上面,可以从其他题型上面找灵感。
二、考前不要看复习资料
很多考生想加强自己的信心,都会在考前看一下考试的复习资料。但这种方法并不一定会给考生带来帮助,反而会加剧考生的紧张。因而考生在考试前的时候,不要在看复习资料了。考生反而可以去跑跑步,散散心,让自己元气满满,这样考试时的精神状态会更好。
三、熟悉的题型也需谨慎
相信大部分考生们都遇到过这样一个情况,自己熟悉的题型反而做错了,得分率更低。不熟悉的题型得分率还挺高。其实,会造成这样的情况,都是由于考生的粗心大意。觉得熟悉的题会做,就没有多加审题,导致答题的方向错了,或者是少答了几点,从而导致正确率不高。因而,考生在面对熟悉的题型时,更加要谨慎,审清题,不错过每一个得分点。
四、不要随意改答案
有些考生往往在做完题之后,会去改答案。原因就是觉得先前选的答案是错误的,但大部分情况下考生改完之后的答案才是错误的。因而,考生不要随意去改答案,除非十分确定自己改的正确。
五、仔细做好每一道题
虽然考试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但是由于题目比较多。考生其实没有什么剩余的时间来检查做过的题。因此,考生要认真的做好每一道题,解题的步骤和方法都要想清楚。不要粗心大意写错,也不要少些了得分的关键点。
攀枝花音乐生高三文化课补习机构的价格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小编收集了一些有关于音乐生高三文化课提升的一些基础知识题,希望对艺考生们有所帮助:
【新学高考高考练习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
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再次提出了什么样的抗日主张?
(3)大敌当前,中国共产党奔赴抗日前线,写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名称。
(4)材料三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
(5)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2.中华民族是百折不挠、永不屈服的民族,是热爱和平,但也不害怕进行反侵略战争的民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发动的一次次大规模反击战,中国军队的浴血奋战狠刹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爱国将士的英雄业绩彪炳史册,永为后人敬重。因此,那段历史,我们应该永记于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末,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爆发的时间?历史上被称为什么?结果如何?
(2)九一八事变发生在那座城市?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那一历史事件?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国民党首都。接着,对首都的平民、被俘的士兵以残忍的手段进行大屠杀。这一行为被称为什么事件?
(3)台儿庄战役的指挥者是谁?结果如何?
(4)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坚持八年,取得最后胜利。你认为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3.观今中外,安定社会、保障民生,和谐发展是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阅读F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贞观四年,有司(有关部门)以林邑(唐朝藩国国名)表疏不顺(向唐朝上疏时言语有冒犯)而请发兵讨击。太宗曰:“兵者(指战争).……不得已而用之……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来有不亡者。……且(讨伐林邑)经历(沿途经历)山险,士卒瘁(过度劳累)劳,若我士卒疾役,虽克剪(消无或战胜的毒思)此蛮(对林邑蛮的蔑称),亦有何补(补,泛指益处)?言语之间,何足介意,’’竞(最终)不讨(讨伐)之。——唐·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二《贞观政要》载“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今省徭赋,不夺其时”。《旧唐书》我“(唐朝规定:)凡丁,役二旬(每年服役20天),若不役,由收其庸(“庸”指纳绢或布代役),每日三尺”。
材料三(改革开放引起我国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性变革)我国在改革就业制度的同时,还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明确提出“两个确保”,并进一步完善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摘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
材料四(1935年8月,罗斯福颁布了《社会保障法》)“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作出妥善的安排;……第1节使每州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对孤寡老人提供财政资金,再批准拨予截至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4975万美元。……第301节为资助各州实施失业补助法,特此批准拨款予截止于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400万美元……”
——摘自黄德禄等选译《世界史资料丛刊——1917—1939年的美国》,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唐太宗不讨伐林邑的理由(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据材料一、二,说明唐太宗为安定社会、保障民生采取了哪些措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新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有何作用?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实施(社会保障法)的积极作用。为什么罗斯福新政无法使美国避免新的危机?
4.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在国内直接引发的事件是: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公车上书
C.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D.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中国共产党得出的重要启示是
A.必须进行武装斗争B.必须与国民党决裂
C.必须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D必须夺取城市,建立自己的政权
6.“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史实,符合该观点的是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