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艺考生高考文化课补习机构要多少钱 艺考生高考文化课该怎么提升?对于艺考生来说文化课通往大学的一个难题,很多学生在联考结束后,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复习文化课,成绩始终停留在300分左右。那么艺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该怎么提高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希望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文化课。
高考最后50天:扬长避短 保证正常发挥
高考备考的时间越来越短了,仅剩下最后50多天,在这50多天里面,高三生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小编搜集了一些经验给大家,希望这段时间里,大家可以扬长避短,保证高考的正常发挥。
一、看看自己过去100天、80天是否做了一些计划?
执行的怎么样?剩余多少任务没有完?结合最近几次的模拟考试,静下心来,客观的分析一下,是否有调整的必要?怎么调整?不是每过几天就要做一个计划的。
二、一切的目的都是保证自己的水平正常发挥。
不要寄希望在最后30天突然茅塞顿开,成绩飞速进步,过去不会的题怎么全会了呢,只要把会的全部做出来,拿到应该拿到的分数,就是成功的高考。记得去年高考前几天说过一句话:“把会做的全做对就是超常发挥”,想想就是这个理。
三、不要忽视“错题本”,过去半年你曾经错的题,也许还会在高考题中出现。
当然,不一定就是错题本,就是把那些卷子拿出来,看看标记也是一样的效果。如果有一类问题,总是反复出现,那就很明白怎么去做了,建议看看这个问题在课本上是怎么讲的,看看那个所谓超级简单的例题,谁说高考题不会这么简单?看错题,是性价比很高的复习办法。
西昌艺考生高考文化课补习机构要多少钱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小编收集了一些有关于艺考生高考文化课提升的一些基础知识题,希望对艺考生们有所帮助:
【新学高考高考练习题】
1.某大学近代世界文学研究组要召开一个探讨俄罗斯名著《战争与和平》的写作艺术研讨会,选择谁的照片在会场悬挂最合适
A.高尔基B.郭沫若C.鲁迅D.列夫·托尔斯秦
2.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大量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A.司母戊鼎B.整套编钟C.鱼纹彩陶盆D.四羊方尊
3.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一句解说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化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是指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
4..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那么中原人开始吃上葡萄、核桃等食物应该是在()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
5.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的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这里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
A.拿破仑执政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希特勒上台D.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6.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历史学家田余庆教授在论文《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中对中国历史上的三个统一时期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文章的第一部分阐述了国土开发和国家统一的关系。阅读以下相关摘要:
材料一统一的第一个时期,大体上是西周到秦。西周有一个中央政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与周代的制度相比,秦汉所形成的统一否定了周的这个政治制度,但是又不是绝对否定。
材料二秦汉以后到元是第二个阶段,这个时候中国北方,东部和西部结合在一起,要开发的地区是广大的中国南方。秦统一以后,对开发国土做过一件大事,就是迁徙50万身份低下的或犯了罪的人,到岭南去戍守,把中国南方的国土一直推进到南海边上。这对中国以后逐步开发南方起了很大作用。当然,南方处在落后状态,又有很多民族存在,跟北方交融不那么容易完成。历史为此付出了1000多年的时间。
材料三到了元以后,中国的统一,从地域方面来说进入了第三个时期,理当是开发大西部。元以后,实际上在东部的南北,没有再出现分裂的可能性,问题在于西部。但是元以后中国缺少开发的条件,广大的西部长期处在一个待开发的落后状态。我们今天开发西部是对于中国统一的进一步巩固开启一个新的起点。美国在19世纪开发西部,以至于西部和东部走向平衡,维持了美国今天的国情局面。
请回答:
(l)材料一中,西周政权依靠什么政治制度开发了黄河流域的东部地区?秦朝统一后否定了这个制度,在全国推行什么制度?
(2)材料二涉及了南方的开发过程。到宋代出现的什么谚语证明太湖流域已经成为重要的粮仓?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前期为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在西部地区采取的主要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有哪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历史经验值得汲取?